IT之家 11 月 21 日消息,央视新闻今日曝光了一种新型 AI 骗术:买家通过 AI 生成的“瑕疵图”要求卖家“仅退款”。
IT之家从报道中获悉,目前,不少电商卖家陷入困扰:明明发出的是完好商品,却收到买家附带“破损图片”的仅退款申请,仔细核查才发现,这些“证据”竟是 AI 生成的伪造品。
报道提到了一个例子:一名售卖毛绒玩具的网店店主说,一名买家在店里购买了玩具,收货之后发来了一张显示商品有问题的图片,“有一些类似烧焦的感觉,又有一点裂痕的那种感觉”,这位用户向客服发来图片并声称“玩具坏了、都掉皮了”,然后以“质量问题”为由申请部分退款。发现瑕疵痕迹不符合常理,店主将这张图片保存下来上传到一款 AI 工具,显示有很明显的 AI 痕迹。
针对这类 AI 造假骗退款的纠纷,专家提醒,商家要第一时间把聊天记录、假图凭证等都保存好。如果买家骗取的金额大,AI 造假骗退款也可能构成刑事犯罪。
今年 9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的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》明确,AI 生成合成内容标识主要包括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两种形式,显式标识是指在生成合成内容或者交互场景界面中添加的,以文字、声音、图形等方式呈现并可以被用户明显感知到的标识;隐式标识是指采取技术措施在生成合成内容文件数据中添加的,不易被用户明显感知到的标识。
服务提供者提供的生成合成服务属于《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》第十七条第一款情形的,应当按照下列要求对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显式标识:
(一)在文本的起始、末尾或者中间适当位置添加文字提示或者通用符号提示等标识,或者在交互场景界面、文字周边添加显著的提示标识;
(二)在音频的起始、末尾或者中间适当位置添加语音提示或者音频节奏提示等标识,或者在交互场景界面中添加显著的提示标识;
(三)在图片的适当位置添加显著的提示标识;
(四)在视频起始画面和视频播放周边的适当位置添加显著的提示标识,可以在视频末尾和中间适当位置添加显著的提示标识;
(五)呈现虚拟场景时,在起始画面的适当位置添加显著的提示标识,可以在虚拟场景持续服务过程中的适当位置添加显著的提示标识;
(六)其他生成合成服务场景根据自身应用特点添加显著的提示标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