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数字分身」白菜价:每月 998 元,雇一个 AI 帮你直播 8 小时

数字人赛道又挤进来一个玩家。

2025 年 11 月 14 日,邦彦技术的 NuwaAI 刚办了场线上发布会,介绍了他们的最新产品。第一眼看,这似乎没什么稀奇,又一个 AIGC 浪潮下的数字人而已。

但仔细看他们的打法,会发现味道有点反常。

当整个行业的大方向是卷大企业用户,用数字人替代客服、咨询等场景的工作时,NuwaAI 却率先开始探索一个更有趣的赛道——为普罗大众创建「数字分身」。

他们的产品极其简单粗暴:花上几百块,你就能创建一个带知识库的数字分身,可以帮你录视频,也可以雇来帮你每天直播 8 小时,或者是帮你搞定演讲汇报。

当每一个人都能利用上到廉价的数字分身,这个世界会有怎样的改变?

从「做脸」的匠人,到「分身」的信徒

要理解 NuwaAI 1.0 的商业逻辑,得先看懂他们从哪儿来。

在 AIGC 浪潮席卷一切之前,NuwaAI 团队已经是数字人领域的「老炮」,不过过去,他们更多的是在做项目制的重活儿,比如为学校克隆 AI 心理咨询老师。

这是个「匠人活」。他们的核心专长是制作与人脸接近的数字形象。不过,一个纯定制的数字人,制作周期动辄一到两个月,客户如果想调整姿势或更换场景,又需要至少一个月的时间。

这种「专人专线」的重资产逻辑,昂贵、缓慢,根本无法实现「千人千面」的规模化。

然后,AIGC 的浪潮来了。

团队的本能反应,是把 AIGC 当成效率工具,用基于图片的方式去替代专人专训。很快,他们解决了生成的瓶颈。今年 7 月的公测版,他们已经能让用户一张照片加上一段声音,快速克隆一个分身。

但一个更尖锐的问题摆在了面前:生成的数字人可以用来做什么?

技术问题解决了,应用场景却模糊了。在采访中,NuwaAI 团队坦言,他们通过 7 月份的公测收集反馈,试图搞清楚「数字人最终应该走向什么方向」。他们发现,即使用户花几分钟造出了自己的分身,但「不知道用它来做什么」。

一个仅仅为了「像你」而存在的数字人,本质上还是个形象,是个摆设。

从 7 月到 11 月,团队一直在探索这个「Why」。他们没有像大多数厂商那样,一头扎进大 B 端的客服、金融红海,而是找到了一个被忽略的巨大需求。

这个答案,就是「表达力」。

他们发现,现实中,海量的普通人(比如那些想直播的果农、小企业主、素人讲师)真正缺乏的不是一个好看的形象,而是在公共场合(直播、演讲、培训)自如表达的能力。

太多人不会说、不敢说、或者不想说。这群社恐人群的需求,就是数字人最好的应用场景。而 NuwaAI 基于此,找到了几个「表达力」的绝佳切口。

第一个切口,是演讲与汇报。

这是一个被低估的巨大市场。想象一个场景:一个销售或技术专家,每天要跑好几个客户,重复讲解同一套 PPT。或者,一个内向的开发者要在全公司面前做技术分享,内心充满怯场。

数字分身在这里成了完美的王牌解决方案经理。用户只需上传自己的 PPT 和知识库,数字人就能上台,不知疲倦、逻辑清晰地完成讲解。更重要的是,那个在用户评测中被高赞的杀手级功能——它能实时回答观众基于 PPT 内容的提问。而真人自己,则可以退到台下,放松地观察听众反应,只在最关键的互动时介入。

图片

第二个切口,是直播,尤其是素人直播。

传统数字人直播只是「播片」,既无聊又容易被平台封禁。但 NuwaAI 想解决的是那些果农、手艺人,他们有好的产品,却不太会直播。NuwaAI 主推的是「1+1 搭档」模式:数字人作为主播在前面全程控场,按照脚本不知疲倦地讲解;而真人则退身为搭档或运营,在旁边负责上架、回复弹幕。

这既解决了素人的表达难题,也用真人的在场规避了平台的限制。每月不到一千块,就能雇一个「每天直播 8 小时」的数字主播,这笔账,小 b 用户算得清。

事实上,这次 Nuwa 1.0 就直接使用了数字人和人类共同主持的发布。

图片

最后一个切口,更 C 端,也更有趣,是社交「嘴替」。

比如亲戚朋友间闹了不愉快,场面尴尬,你不敢说道歉的话。NuwaAI 的分身可以代你出马,用一种更有趣、更真诚(因为它有你的脸)的方式去传达祝福或歉意。这就像一个被赋予了你形象和声音的、超级进化的表情包,专门用来打破社交僵局。

998 元的搭档,与超级个人的未来

场景解决了,接下来是技术与价格。

为了让 NuwaAI 真正为普通人服务,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价格的问题。NuwaAI 没有走传统大 B 的年租老路,而是采用了极度互联网化的套餐订阅模式。他们认为,AI 本质上是一个工具,用户应该「按需使用,用多少算多少」。

这个价格有多「卷」?根据官网提示,直播套餐一个月只要 998 元,就能支持每天 8 个小时全程直播。而更轻度的演讲汇报,一个月仅需几十块或一百多块。

图片

它源于团队过去「做脸」的经验,但彻底抛弃了「匠人活」的模式。用户无需专业拍摄视频或单独训练,仅凭一张照片,系统就能实时驱动 90% 以上的唇形。这直接砍掉了一两个月的制作周期和高昂的人工成本,让「每个人都拥有分身」这件事在商业上成为可能。

其次,也是更核心的,它解决了能干活的问题。

如果只是便宜,但造出来没用,那还是「播片」。

NuwaAI 在意图理解和任务拆解上做了大量工作,当用户说出「数码产品直播专场」时,它不仅仅是一个关键词匹配。系统会基于大量直播场景数据,理解这是一个复杂的电商直播任务,并自动调用内置的直播任务卡模板。

这个模板就像一个标准化的「工作流大脑」,它会将模糊指令拆解为一系列结构化动作:开场暖场 -> 产品亮点介绍 -> 核心参数讲解 -> 优惠福利宣布 -> 互动答疑 -> 下单催付 -> 结束感谢。然后,数字人会根据这个流程,自动生成相应的话术、匹配对应的表情和动作(如展示产品、指向价格标签、欢呼等)。

NuwaAI 还创新性地开创了「AI 双脑」作为一种智能体架构:数字人体内有两个大脑在协同工作:「智商脑」负责任务规划、逻辑和知识库,处理说什么;而「情绪脑」负责个性化角色和情商表达,处理怎么说,让数字人能更好地在这类的工作中,既能低延时,又能十分聪明地回答问题。

低门槛制作+高价值使用——这个组合,才让 NuwaAI 敢于将一个曾经年租起步的「奢侈品」,变成一个真正的生产力工具。

这套模式真正令人兴奋的地方,在于它真正释放了个体的生产力。

让我们回到标题的那个场景:一个健身教练。

在过去,他想卖课,主流方式是地推或体验课。当一个潜在客户走进健身房(或线上咨询),教练必须花费前 30 分钟,重复讲解几乎完全一样的基础知识:我们的课包 A、B、C 有什么区别、饮食怎么搭配、价格和有效期是什么。这套讲解他们一天可能要说十遍,既疲惫又低效。

现在,他有了新的选择。他订阅了 NuwaAI,上传了自己的照片和声音,然后把他所有的健身课程 PPT、营养学知识库、课包价格 FAQ 全部喂给了数字人。

于是,「1+1 搭档」的咨询模式出现了。

客户坐下来(或者加入线上会议),真人教练先寒暄,建立信任,然后说:「关于我们详细的课程包和营养理念,让我的数字搭档来为您做个精准介绍。您可以随时向它提问。」

数字搭档」登场。它开始不知疲倦、逻辑清晰地讲解 12 周减脂营、力量突破课以及所有的价格条款。客户随时打断提问:这个减脂营包含私教吗?两个课包的差价具体在哪里?数字人(智商脑)立刻从知识库中调取标准答案,精准作答。

直到客户听完了所有标准信息,抛出了一个最关键的、个性化的问题:「我明白了。但说实话,我去年刚做了膝盖手术,我这个情况,到底该选哪个课?会不会受伤?」

这,就是「1+1 搭档」模式最关键的时刻。

真人教练此时介入:「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。感谢您的信任。基于您的情况,标准课包确实不适合。让我们把标准介绍关掉,我来帮您定制一个康复性训练方案……」

在这个模式下,真人教练从重复性的讲解中被解放出来,得以全程保持精力充沛,去专注处理最需要专业判断、同理心和临场经验的关键信任与成交环节。

这个逻辑,可以无缝切换到任何 B 端销售——比如卖保险的代理人、讲解复杂 SaaS 方案的客户经理——但健身教练的例子,无疑让我们看得更真切。

这就是 NuwaAI 想要的未来。它不是要取代你,而是要成为你的搭档,帮你把「表达力」转化为「生产力」。这是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,它的终极形态,或许是实现一个超级个人——你的数字分身在后台思考和执行任务,而你,只负责释放灵感和做出决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