触乐怪话:我的PS5还能多坚持几年

触乐怪话,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、鬼事、新鲜事。
图片

图/小罗

前两天,索尼公布了PS5新主机PS5 Pro。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,PS5 Pro的性能有了明显提升,比如硬件性能更好、光追技术更强、使用AI优化画面、提升兼容游戏体验,等等。关键信息也不像PS5发售时那样与微软斗智斗勇,比谁更能拖,而是说得相当直爽——11月7日发售,9月底开始预订。

但很显然,玩家关心——或者说吐槽——最多的并不是这些,而是它的售价:美版699.99美元(约合人民币4984元)、日版119980日元(约合人民币5993元),而且还不带光驱。想要光驱,得另花79.99美元(约合570人民币)。值得一提的是,港版价格是5780港币(约合人民币5277元),这个数字虽然比日版便宜,但和PS5港版刚上市时的3180港币(数字版,不带光驱)相比,差一点儿就要翻倍了。

图片

世界各地玩家的第一反应都是“贵”

不少人对这个价格不满意。客气一点的玩家可能会说“我的PS5还能玩几年,没必要现在花800美元升级”。不客气的玩家看不惯索尼的地方就更多了,PS5刚上市时的产能不足、前几年的订阅会员改价风波、新机型涨价还没光驱,再加上游戏数量少、独占不够、第三方作品无法达到画面和手柄的宣传效果等老问题,玩家对它阴阳怪气乃至直接开喷,也有理可讲。更别提这个过程中还会出现不少段子和表情包,那就更有趣了。

图片

对造型的吐槽也不会缺席

从个人角度说,我也是“PS5还能坚持一下”那一边的。我觉得,PS5涨价最大的影响之一,可能是它在玩家心目中的定位。包括我在内,许多朋友买主机的核心原因是省钱——在性能、画面等方面,主机的上限当然无法与PC相比,但PC的高上限也意味着高投入,而主机能够在保证大部分游戏体验的前提下做到价格基本合理。当然,以长远的眼光看,买的不如卖的精,大部分主机游戏都比PC版贵,主机平台也不像PC平台那样动不动就“史低”“白送”,但玩家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也不那么容易改掉,也就一步步地走过来了。

PS5 Pro这个价格虽然还是比高配置PC便宜,但在不少人心目中,它已经失去了“省钱”这个属性。如果再加上跨平台游戏越来越多、独占游戏越来越少、订阅制效果不尽如人意等因素,主机的独特性也就越来越弱。

以目前最主流的御三家来说,任天堂在这个世代早早退出了卷性能的赛道,靠游戏设计占领口碑和销量的高地。这样的做法对它本身很有意义的,但也把不少游戏从最初就拒之门外。而索尼和微软的竞争到头来总有种一起摆烂的架势,其中一方稍微松懈,另一方就会“全靠同行衬托”——PS5 Pro发布之后,有从业者分析,索尼之所以敢于自信涨价,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直接竞争对手(说的就是你,微软),以至于连机器上市初期赔本卖吆喝的成本也不愿意承受,一上来就要利润。

图片

PS5上市时,索尼和微软的竞争还十分激烈,索尼直到最后才拿出“499”和“399”

站在玩家角度,我当然也希望主机厂商和游戏厂商都不要摆烂。价格是一方面,但只要不过分离谱,玩家的容忍度其实是很高的。而在游戏的数量和质量上,厂商们真得多下点功夫,至少不要再搞出《星鸣特攻》那种开发多年、投入几亿、最终上线不到2个星期就凉的事;也不要三天两头朝令夕改,把工作室解散重组、重组解散,导致许多本来颇有潜力的系列遗憾收场。

再直白一点说,玩家在乎价格,但在乎的不只是价格。以前,我们手里的钱不多、只够买1款主机的时候,每一台主机上都有当家大作,许许多多新游戏都让人充满期待;如今,越来越多的人可以“全机种制霸”,但打开机器,想玩、愿意反复玩的游戏却并没有明显增加。这就不是,至少不完全是钱的问题了。